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概预算》
课程标准
乡村振兴学院
2023年3月
《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705224 |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概预算 |
课程类型:B类 |
课程地位:专业课 |
课程学分:3 |
参考课时:72 |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
开课部门:工程造价教研室 |
适用专业(层次):工程造价专业(普专/五年制) |
先修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施工》 |
后续课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
职业资格: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 |
编 制:《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开发团队 |
批 准 人:刘阳阳 |
课程负责人:刘阳阳 |
(二)课程详细信息
1.适用对象
高中后三年制学生/初中毕业五年一贯制学生。
2.适用专业
工程造价专业
3. 参考课时 72 学分 3
4. 课程简介
《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介绍的内容包括:第一,工程概预算基本知识,工程项目投资构成,建筑工程造价分类;第二,工程定额的概念,作用、分类及各定额的含义与应用,工程量计算;第三,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与审查的内容、步骤、方法;第四,建设工程施工预算的编制;最后介绍工程竣工结算、决算的概念与编制。
5. 课程性质与定位
“建筑工程概预算” 是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培养学生掌握定额的基本知识,学会利用定额编制建设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等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合理确定建筑产品的计划价格,提高房地产投资的经济效益,正确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正确编制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本课程既为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也为将来的职业工作—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能力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实际操作平台。
6. 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依据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结合工程造价专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定位,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与企业合作,按照“职业岗位→岗位能力需求→确立课程项目”的项目导向式的运行机制来组织教学。
2)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3)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理念。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设计思路
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成绩评价方法的创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1)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的课程开发。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指导,从企业一线工程造价人员了解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毕业生反馈交流等形式,进行岗位职业分析与课程内容选取,通过企业老总来校举办讲座或行业企业骨干直接参与课程教学、教材编写,教师服务企业、学生顶岗实习等形式深度合作开发课程,以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以项目教学为中心的课程实施。一是教学组织项目化,把课程内容设计为多个项目,学习任务具体并可操作;二是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强调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训作业法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三是考核体系是由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考核、鼓励学生不断追求完善的动态考核、重视平时学习过程的随机考核构成。
3)以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开展教学设计。本课程以真实的网站项目开展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案设计,充分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校内实训等多种教学模式。
7. 课程目标
(1)课程总体目标
根据岗位需求,参考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重构教学内容,推进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开发。体现高职高专特色,课程内容上既注重基础理论,又注重实践应用。
通过课程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建筑工程预算的能力和工作要求,具备独立完成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能力,实现培养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从而提高对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能力,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
(2)课程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n 掌握定额的基本知识,学会利用定额编制建设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等技能;
n 合理确定建筑产品的计划价格,提高房地产投资的经济效益,正确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
n 正确编制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
n 编制单位工程招、投标文件;
n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为今后从事房地产、物业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能力目标
n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基本能力
①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较好的团结协作和组织能力;
②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n 培养学生的通用基础性能力;
n 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
n 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 :具有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能力。
3)素质目标
n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n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n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作业精神;
n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n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
8.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序号 |
学习情境/项目/任务 |
学习内容 |
建议学时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师资配备 |
1 |
绪论 |
建筑工程概预算概述 |
1 |
讲授法 任务驱动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基本建设概述 |
2 |
讲授法 任务驱动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建设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 |
1 |
讲授法 任务驱动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
|
|
|
概述 |
1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2 |
建筑工程定额 |
施工定额 |
1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预算定额 |
2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
1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企业定额 |
1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3 |
工程单价 |
工程单价的概念与分类 |
1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工程单价的编制方法
|
2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 |
2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单位估价表 |
1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4 |
建筑工程费用构成和计算原理 |
建筑工程费用组成及计算法 |
2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及费率 |
1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工程造价计算程序 |
1 |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5 |
建筑面积及主要基数计算 |
建筑面积概述 |
1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建筑面积计算应用
|
3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基数计算 |
2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双师素质教师 |
6 |
工程计量与计价 |
工程计量概述 |
2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分部分项工程计量与计价
|
22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措施项目计算 |
2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双师素质教师 |
7 |
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 |
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概述 |
1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定额计价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
3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
2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双师素质教师 |
8 |
设计概算的编制 |
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概述 |
1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单位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 |
2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工程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编制方法 |
1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双师素质教师 |
9 |
建设工程施工预算 |
施工预算概述 |
1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施工预算的编制 |
2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两算”对比 |
1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双师素质教师 |
10 |
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 |
工程结算 |
4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竣工决算 |
2 |
任务驱动法 项目教学法 |
一体化教室 |
双师素质教师 |
|
9.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绪论
【基本内容】
1、建筑工程概预算概述
2、基本建设概述
3、建设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
1.熟悉及掌握工程造价的含义,工程概预算的分类
2. 熟悉及掌握工程造价构成
3.熟悉及掌握建筑工程费用计取方法。
(二)建设工程定额
【基本内容】
1、概述
2、施工定额
3、预算定额
4、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5、企业定额
【教学要求】
1.了解施工定额构成及特点、编制方法
2 .了解材料消耗定额构成及特点、编制方法
3.了解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构成及特点、编制方法
4.了解预算定额、投资估算指标构成及特点、编制方法
5.了解概算指标、企业定额构成及特点、编制方法。
(三)工程单价
【基本内容】
1、工程单价的概念与分类
2、工程单价的编制方法
3、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
4、单位估价表
【教学要求】
1.掌握人工单价基本构成及相关计算公式
2.掌握材料单价的组成及相关计算公式
3.掌握机械台班单价及相关计算公式。
(四)建筑工程费用构成和计算原理
【基本内容】
1、建筑工程费用组成及计算法
2、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及费率
3、工程造价计算程序
【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工程费用组成及计算法,明确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
(五)建筑面积及主要基数计算
【基本内容】
1、建筑面积概述
2、建筑面积计算应用
3、基数计算
【教学要求】
熟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基数的内容及应用;重点掌握建筑物建筑面积计算应用。
(六)工程计量与计价
【基本内容】
1、工程计量概述
2、分部分项工程计量与计价
3、措施项目计算
【教学要求】
掌握各分部分项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方法,明确措施项目计算方法,重点掌握主要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与定额套用法。
(七)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
【基本内容】
1、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概述
2、定额计价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3、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教学要求】
明确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意义、内容,了解定额计价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步骤和方法,熟悉工料分析方法;重点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
(八)设计概算的编制
【基本内容】
1、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概述
2、单位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
3、工程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编制方法
【教学要求】
明确工程概算的概念及作用,理解概算计算步骤。
掌握单位工程概算,综合概算和总概算的关系。
(九)建设工程施工预算
【基本内容】
1、施工预算概述
2、施工预算的编制
3、“两算”对比
【教学要求】
理解施工预算的概念、内容及作用,掌握施工预算的编制方法,明确两算对比作用与方法。了解施工预算费用计算,分析施工预算与施工图预算之间的区别及他们的使用范围。
(十)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
【基本内容】
1、工程结算
2、竣工决算
【教学要求】
理解工程结算与工程竣工决算的概念、内容及方式,了解工程建设项目保修费用的处理。 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书的编制方法。
10. 课程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1)教材选用
主教材:建筑工程概预算(第1版)王笃立 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2)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袁建新 主编. 建筑工程概预算(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学习网站:(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工程造价信息网)
3)教材编写原则与要求
①本课程教材应选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系列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②应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典型的教学活动,按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通过活动设计,根据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实操内容,强调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③教材应图文并茂,结合活动设计内容编写,涵盖职业技能所需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认识。
④教材要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并立足于山东省地区本行业的发展现状,将建筑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时编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使用建议
教材建议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也可以选择相应的辅助实训教材。
(2)教学建议
1)以工作任务和工程造价的发展为导向,整合并合理构建各学习情境的学习内容;
2)突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
3)全部教学内容围绕典型工程案例进行;
4)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为宗旨,以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方式为主导,以岗位技能需求为主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围绕任务开展学习和实践;
5)教学过程要面向学生职业发展、面向职业岗位需求、面向行业的科技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树立良好职业道德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6)对学生提交的作业教师应按时批改;教师批改作业应认真、细致,并能指出作业中错误;每次批改作业应按五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并保留学生作业成绩;
7)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应安排适当时间答疑辅导,并做好答疑辅导情况简要登记。
(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性实训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磨练自已,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开发网络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4)积极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内容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将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6)加强教师企业挂职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技能,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团队中双师型教师比率,加强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培训,提升企业兼职教师的课程参与度。
11. 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理论考试重在考察学生对书本重点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总成绩为100分。平时考核成绩以考勤、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与完成质量为依据,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占总成绩的80%。
12. 附录
可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并适当增减内容。
13. 编制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以依据工程造价专业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制的。